【青图云课堂】非遗 匠心传承 · 羊毛毡
时间: 2025-03-22 15:17:10 | 作者: 竞彩体育彩票首页官网

哈萨克毡绣和布绣,也称“花毡”,哈萨克语称“斯尔玛克”,是新疆尔自治区哈萨克
哈萨克毡绣和布绣,也称“花毡”,哈萨克语称“斯尔玛克”,是新疆尔自治区哈萨克姑娘出嫁时必不可少的嫁妆之一。花毡主要的组成原材料有羊毛、羊毛线、彩色布、线等,比普通毡子要厚,多为双层,大多数都用在毡房的地面上,在保暖的同时能起到美化房间的作用。2008年6月7日,哈萨克毡绣和布绣经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哈萨克族制作的花毡大致分三种:一种是将彩色的布剪成图案,用羊毛线缝制在白色的毡子上;另一种是把毡子染成五颜六色,用彩色的毡子拼成各种图案,再用羊毛线缝起来;还有一种是用彩色毡片和彩色的布拼成富有浓郁特色的图案,再一针一线缝起来。
在夏季和秋季要剪羊毛,把剪下的羊毛按羊毛的质量、品种、颜色进行分类,把做花毡的白色羊毛单独分离出来,准备擀毡用,一般都会采用秋毛,秋毛的质量好。
把剪好羊毛(做毡子用的)均匀地摊在大张皮革上(一般都会采用牛皮或骆驼皮革),几个妇女围坐在羊毛的四周,双手用70—80厘米的细柳木条抽打,至使羊毛篷松为止。
把篷松的羊毛平铺在芨芨草编得草帘上,厚薄依用途而定,然后均匀地洒上水,这样容易使羊毛粘拈在一起。再把铺有羊毛的帘子紧紧地卷起来,并用羊毛绳捆紧,套一条带子,前面有1—2人拉,后面4—5人用脚踢踩,约2—3小时,待羊毛形成生毡子后解开芨芨草帘。
哈萨克族的花毡用途较广,根据用途可将花毡分为:火头花毡、上座花毡、床上花毡、嫁妆花毡等,不同的花毡、不同的用途采用不一样的设计方法。哈萨克族妇女在设计时,不用样本、不用图纸,全凭脑子中的记忆和现场发挥,直接在白色的毡子上,用木炭画出各种图案。除了要设计图案外,还要对花毡的布局、花毡的边沿、采用的工艺等内容都要进行设计,这充分表现了哈萨克族妇女的聪敏才智。
根据花毡的设计需要,把花卉和图案部分要进行染色,过去染色的原料大部分是矿物类,当地的红色哈巴土;植物类,从岩石表面刮下附着物制作成各种颜色,从植物叶或果实提取颜色。但现在大部分用化工染料。染的方法是:按比例在搪瓷盆里用开水把染料冲开,把需要染的毡片(剪好的图案和花卉)放在盆里染2—3分钟即可,然后拿出来晾干、压平就可以使用。返回搜狐,查看更加多